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拜码头”“搞团伙”?莫让“圈子”成为政治生态污染源

长安观察 北京日报 2023-05-15


近期,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多起典型案例剑指“圈子文化”,再次为那些试图大搞团团伙伙、拉帮结派之人敲响警钟。

所谓“圈子文化”,本质上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情况下滋生的一种恶习。其名目,除了传统的“同学群”“老乡会”,也有不少新变体,比如吃喝玩乐的“酒局圈”,兴趣相投的“牌友群”,互通信息的“政商群等。“你拉我,我拉你;一损俱损,一荣俱荣”,五花八门的“小圈子”,对内抱团,沆瀣一气,使正常的党内关系异化为一种庸俗的人身依附和利益关系。对党员干部来说,一旦误入,轻则在“投桃报李”中迷失自我,重则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。如果不加以警惕和破除,很可能“以圈结网”,滋生严重的政治腐败。那些因“老虎”“苍蝇”落马而牵出的窝案、串案,甚至塌方式腐败,无不与大大小小的“圈子”有关。

“干部都是党的干部,不是谁的家臣。”说到底,“圈子文化”的本质,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党的规矩之上,而破除这股歪风,关键是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头。早在延安整风时期,我们党就把反对宗派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也一直都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出台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到修订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,一系列“铁规矩”“硬杠杠”,为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划出了清晰的红线。在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的基础上,纪检监察机关也严格执纪,尤其是以持续高压反腐、加大对窝案串案的惩治,让更多党员干部明白:党内真正的“护身符”,不是“哪条线”“谁的人”,而是党的纪律、党的规矩。

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。破除“圈子文化”,尤须将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着力点,以用人环境的“风清气正”促进政治生态的“山清水秀”。要看到,有些干部整天琢磨拉关系、找门路、抱大腿,其实醉翁之意不在“圈”,而在于背后的权力攀附与变现。这被毛泽东同志形容为“精神上被石头压着”,需要“替他们解开”。如何解开?就是要严守“举贤为公”的宗旨,真正让“能者上、庸者下”的机制畅通起来。当“看能力不看背景”成为共识,“朝中有人好做官”的歪门邪道自然失去市场。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,在此过程中尤须发挥带头作用,做政治上的明白人。

“群臣朋党,则宜有内乱。”历史的悲剧反复告诫我们:结党必定弄权,弄权必定营私。作为一个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,必须保持足够警觉与警醒,也需要每一位普通党员从自我做起,坚决抵制“认人不认党”“拜码头不敬组织”。坚定理想信念,时时检身正己,当每一个细胞都纯粹,我们党抵御“歪风邪气”的免疫力就会更强。

北京日报(ID:Beijing_Daily)评论员 雨馨 【转载请注明来源: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】

监制:张力

编辑:钱绯璠



推荐阅读




近期热门视频




更多精彩视频,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,欢迎关注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